达内教育

欺詐招生

编辑

達內教育以保就業為營銷手段吸引學員貸款繳納學費,實際上達內教育僅是向學員推薦企業名單,學員一般是自行前往企業面試。往往不少學員在支付高額學費學習後依舊未能達到企業要求,加上IT行業基礎人才過剩,學員無法找到滿意的高薪IT工作,這就造成達內教育無法兌現營銷時的包就業承諾,而無法找到高薪工作的學員又拖欠貸款機構巨額學費。故時常有欠債學員與達內教育產生維權糾紛[13]。

自2017年起,達內教育多次因涉嫌借招聘之名欺詐招生被中國媒體曝光。110法律諮詢、知乎以及投訴直通車等平臺上充斥著大量對達內教育的投訴[14]。

在聚投訴2018年教育培訓行業投訴排行榜上,達內教育的被投訴量達366件,位居第二名[15]。

截至2022年8月18日早上十点,黑貓投訴平臺顯示,關於達內教育的投訴達2075條,內容主要涉及“虛假宣傳”、“誘導貸款”等,其中,1749起投訴顯示已完成,尚有326起未被解決[16]。

財務造假

编辑

2019年11月,由於“五年虛報6.3億元營收”風波,達內教育收到了退市通知[17]。2020年1月,達內教育宣佈重新符合納斯達克的最低競標價格要求,退市風險解除[18]。財務造假事件曝光後,2020年3月,CFO楊餘多離職,韓少雲辭去CEO職務,由原獨立董事孫永吉接替,但韓少雲繼續在董事會任職[19]。

法律糾紛

编辑

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間,達內教育被多次起訴,原因包括教育培訓合同糾紛、侵權糾紛、著作權權屬糾紛、商業賄賂不正當競爭糾紛以及一般人格權糾紛等[20]。

2021年6月22日,達內國際在美國被起訴,該訴訟由羅森律師事務所(The Rosen Law Firm)代表Yili Qiu向紐約東區地方法院提起[21]。

行政處罰

编辑

2018年1月9日,達內教育因“廣告主發佈利用科研單位、學術機構、教育機構、行業協會、專業人士、受益者的名義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的教育、培訓廣告”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罰款人民幣10萬元[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