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的MRI脂肪抑制技术

脂肪抑制是MRI检查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合理利用脂肪抑制技术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图像的质量,提高病变的检出率,还可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1频率选择饱和

(化学位移选择饱和技术)频率选择饱和法是最常用的脂肪抑制技术之一,该技术利用的就是脂肪与水的化学位移效应。由于化学位移,脂肪和水分子中质子的进动频率将存在差别。如果在成像序列的激发脉冲施加前,先连续施加数个预脉冲,这些预脉冲的频率与脂肪中质子进动频率一致,这样脂肪组织的将被连续激发而发生饱和现象,而水分子中的质子由于进动频率不同不被激发。这时再施加真正的激发射频脉冲,脂肪组织因为饱和不能再接受能量,因而不产生信号,而水分子中的质子可被激发产生信号,从而达到脂肪抑制的目的。

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技术的优点在于:(1)高选择性。该技术利用的是脂肪和水的化学位移效应,因此信号抑制的特异性较高,主要抑制脂肪组织信号,对其他组织的信号影响较小。(2)可用于多种序列。该方法可用于SE T1WI或T2WI序列、FSE T1WI或T2WI序列、TR较长的常规GRE或扰相GRE序列。(3)简便宜行,在执行扫描序列前,加上脂肪抑制选项即可。(4)在中高场强下使用可取得很好的脂肪抑制效果。

该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场强依赖性较大。前面已经介绍过,化学位移现象的程度与主磁场强度成正比。在高场强下,脂肪和水中的质子进动频率差别较大,因此选择性施加一定频率的预脉冲进行脂肪抑制比较容易。但在低场强下,脂肪和水中的质子进动频率差别很小,执行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比较困难。因此该方法在1.0 T以上的中高场强扫描机上效果较好,但在0.5 T以下的低场强扫描机上效果很差,因而不宜采用。(2)对磁场的均匀度要求很高。由于该技术利用的是脂肪中质子的进动频率与水分子中质子的进动频率的微小差别,如果磁场不均匀,则将直接影响质子的进动频率,预脉冲的频率将与脂肪中质子的进动频率不一致,从而严重影响脂肪抑制效果。因此在使用该技术进行脂肪抑制前,需要对主磁场进行自动或手动匀场,同时应该去除病人体内或体表有可能影响磁场均匀度的任何物品。(3)进行大FOV扫描时,视野周边区域脂肪抑制效果较差,这也与磁场的均匀度及梯度线性有关。(4)增加了人体吸收射频的能量。(5)预脉冲将占据TR间期的一个时段,因此施加该技术将减少同一TR内可采集的层数,如需要保持一定的扫描层数则需要延长TR,这势必会延长扫描时间,并有可能影响图像的对比度。如在1.5 T扫描机中,SE T1WI,如果选择TR=500ms,TE=8ms,在不施加脂肪抑制技术时,最多可采集26层,如果施加脂肪抑制技术,则最多只能采集12层。

2STIR技术

STIR技术原理我们在反转恢复序列一节中已经作了介绍。STIR技术是基于脂肪组织短T1特性的脂肪抑制技术,也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脂肪抑制技术之一。STIR技术可用IR或FIR序列来完成,目前多采用FIR序列。

由于人体组织中脂肪的T1值最短,因此180°脉冲后其纵向磁化矢量从反向最大到过零点所需的时间很短,因此如果选择短TI则可有效抑制脂肪组织的信号。抑制脂肪组织信号的TI等于脂肪组织T1值的69%。由于在不同的场强下,脂肪组织的T1值将发生改变,因此抑制脂肪组织的TI值也应作相应调整。在1.5 T的扫描机中,脂肪组织的T1值约为200 ~ 250 ms,则TI =140 ~ 175 ms时可有效抑制脂肪组织的信号。在1.0 T扫描机上TI应为125 ~ 140ms;在0.5 T扫描机上TI应为85 ~ 120ms,在0.35 T扫描机上TI应为75 ~ 100ms,在0.2 T扫描机上TI应为60 ~ 80ms。

STIR技术的优点在于:(1)场强依赖性低。由于该技术基于脂肪组织的T1值,所以对场强的要求不高,低场MRI仪也能取得较好的脂肪抑制效果;(2)与频率选择饱和法相比,STIR技术对磁场的均匀度要求较低。(3)大FOV扫描也能取得较好的脂肪抑制效果。

STIR技术的缺点表现为:(1)信号抑制的选择性较低。如果某种组织(如血肿等)的T1值接近于脂肪,其信号也被抑制。(2)由于TR延长,扫描时间较长。(3)一般不能应用增强扫描,因为被增强组织的T1值有可能缩短到与脂肪组织相近,信号被抑制,从而可能影响对增强程度的判断。

3频率选择反转脉冲

脂肪抑制技术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技术需要利用连续的脉冲对脂肪组织进行预饱和,脉冲在TR间期占据的时间约需要12 ~ 20ms。STIR技术需要在TR间期占据的时间更长(1.5 T时需要150ms左右)。因此大大减少能够采集的层数,或需要延长TR从而增加TA。而且在超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时,由于TR很短(往往小于10ms),利用上述两种技术进行脂肪抑制显然是不现实的。

近年来在三维超快速梯度回波成像序列(如体部三维屏气扰相GRE T1WI或CE-MRA)中,推出一种新的脂肪抑制技术,即频率选择反转脉冲脂肪抑制技术。该技术既考虑了脂肪的进动频率,又考虑了脂肪组织的短T1值特性。其方法是在真正射频脉冲激发前,先对三维成像容积进行预脉冲激发,这种预脉冲的带宽很窄,中心频率为脂肪中质子的进动频率,因此仅有脂肪组织被激发。同时这一脉冲略大于90°,这样脂肪组织将出现一个较小的反方向纵向磁化矢量,预脉冲结束后,脂肪组织发生纵向弛豫,其纵向磁化矢量将发生从反向到零,然后到正向并逐渐增大,直至最大值(平衡状态)。由于预脉冲仅略大于90°,因此从反向到零需要的时间很短,如果选择很短的TI(10 ~ 20ms),则仅需要一次预脉冲激发就能对三维扫描容积内的脂肪组织进行很好的抑制,因此采集时间仅略有延长。

该种技术在GE公司生产的扫描机上称之为SPECIAL(spectral inversion at lipids),飞利浦公司称之为SPIR。该技术的优点在于:(1)仅少量增加扫描时间;(2)一次预脉冲激发即完成三维容积内的脂肪抑制;(3)几乎不增加人体射频的能量吸收。缺点在于:(1)对场强的要求较高,在低场扫描机上不能进行;(2)对磁场均匀度要求较高。

频率选择反转脉冲脂肪抑制技术一般用于三维快速GRE序列。但如果在SITR技术中采用的180°反转脉冲是针对脂肪中质子的进动频率,则该技术也可用于T2WI,这种技术可以增加STIR技术的脂肪组织抑制的特异性。

4Dixon技术

Dixon技术是一种水脂分离成像技术,通过对自旋回波序列TE的调整,获得水脂相位一致(同相位)图像和水脂相位相反(反相位)的图像。通过两组图像信息相加或相减可得到水质子图像和脂肪质子图像。把同相位图像加上反相位图像后再除以2,即得到水质子图像;把同相位图像减去反相位图像后再除以2,将得到脂肪质子图像。

END